文/汪俐辰

中国扩消费措施再度“上新”。

国家发改委1日对外透露,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持续做好扩消费工作,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推动地方有序减少消费限制。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表示,今年服务消费持续走高,年初的《哪吒2》和人形机器人强势出圈,带火了研学、旅游、国货潮品等消费。

“我们要从供给端发力,让消费从实物消费升级转向个性化、体验化的高品质服务消费。”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

当前,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正不断催生着新的消费场景,以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产品、服务正持续提升民众的消费体验,也在强化中国的消费韧性。

新产品催生新场景

“AI冰箱真是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不会烹饪又十分想下厨的魏先生说,AI冰箱能根据冰箱中的食材提供相应的菜谱,还能一步一步教会怎么做菜。

智能家居的普及,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新的消费模式,同时推动着智能家居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25年新车密集发布,纯电平台、800V高压、增程技术、激光雷达、智能热管理系统成为技术关键词。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吉利汽车展示了“全域AI”技术体系成果。吉利银河M9首发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搭载阶跃星辰的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可实现超自然情感语音交互。

阿维塔12在华为技术加持下,智能化表现抢眼,而在辅助驾驶方面,可实现高速路段、城市路段领航辅助驾驶,以及自动泊车入位和遥控泊车等功能。

新场景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新技术推动新消费

周陈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优化消费功能,让大家愿意消费,积极培育国货潮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家庭消费,加力创新应用产品,完善充电桩、商贸物流体系等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消费投资良性循环。

其中,“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家庭消费,加力创新应用产品”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加持。

“技术创新成为推动消费、促进消费可持续的重要动力与支持因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技术创新是消费的动力来源之一,它不仅能使产品质量持续改善、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不断优化,还能让消费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互动模式更加多元化。

与此同时,企业以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创造需求,形成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成为增长新动力。

周密表示,创新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并非转瞬即逝,而是长期且可持续的。创新意味着消费将更具多元化,能避免消费模式的单一化,拓宽消费者的选择空间,还会让各类工具之间的交互方式涌现出更多新的可能。

消费韧性从何而来

周密认为,中国的供给与消费之间的平衡正在快速调整,这种平衡并非简单的静态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当前,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为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周密也提到,消费群体、能力、意愿各有差异。让消费者以更低的成本、更优的体验、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实现消费,就需要不断把握消费新特点、创造新需求。

周密表示,当供给与需求能够实现持续优化,达成新的平衡,并在面对外部冲击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消费就会更具韧性。如此,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