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市政协委员:职业教育494949免费大全应优化培养模式
中新网上海1月14日电(记者 陈静)2025年上海市两会14日拉开帷幕。当天,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身为上海市政协委员的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彬提出的建议着眼于“打造数字化技能人才”。他认为,上海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之间仍存在脱节现象、数字技能职后培训体系也不够完善的状况亟须改善。
在当今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而数字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备受关注。黄彬指出,一方面上海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可另一方面,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跟上了数字化产业发展的脚步,值得深思。
“在调研中,我发现,超过60%的企业表示现有毕业生的技能水平无法满足岗位要求,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问题更加突出。”多年深耕职业教育一线的黄彬切身感受到,部分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训条件与市场急需的数字化技能尚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大量毕业生无法直接进入数字化产业岗位。
这位来自教育界的上海市政协委员直言,针对企业和个人的短期技能培训存在内容泛化、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虽然,2023年全国职业技能培训参与人数超1800万人次,但是,远低于实际需求。如何培养出匹配数字化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黄彬建议,要构建产教融合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职业院校应组织更多的实习、实训活动,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岗位;此外,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数字技能培训平台。
黄彬指出,职业院校应与本地重点企业尤其是数字化转型相关企业深度合作,设置贴近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要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数字化教育课程。针对数字化行业,职业院校应制定行业标准化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具有高水平、前瞻性,避免随意性,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在黄彬看来,各类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应联合政府力量,共同设计和推行数字技能培训项目,确保培训内容有较强针对性,能够满足各行业、各层次人才的培训需求。他认为,可以通过政府补贴、企业合作等方式,大力普及数字化基础技能,倡导更多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工学结合”的培训课程,实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岗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提高数字化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采访中,黄彬强调,要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路径,避免职业教育仅仅停留在低端技能培养层面,拓宽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政府部门可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数字化人才进入上海,从而提升上海的技术创新能力。(完)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第八项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孙颖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邝栋明教授团队合作的“鼻咽癌‘减毒增效’的治疗新策略”研究项目。
汽车板块涨幅靠前,全柴动力(600218)、江铃汽车(000550)、神驰机电(603109)、万丰奥威(002085)等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