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江水。
绵延的澜沧江-湄公河从中国境内出发,流至柬埔寨境内时,用丰沛的水资源在湄公河平原上孕育出葱郁的生态图景。
中国和柬埔寨地理相近,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近2000年前。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座跨山脊高架桥、第一大电站、最大体育馆等基础设施项目都是中国支持建设。
4月17日,中柬双方交换3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产供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援助、海关检验检疫、卫生、新闻等领域。
中国助力参与柬埔寨建设,为其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系列双边合作协议的签署推动中柬传统友谊不断迈上新台阶。

制度性合作驱动中柬经贸量质双升。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来自柬埔寨的胡椒产品轻轻碾碎释放出的一股香气,吸引很多人驻足。
这一场景折射出柬埔寨农产品加速开拓中国市场的积极态势。一季度,中国自柬埔寨进口农产品9.8亿元,增长12.2%,占同期自柬埔寨进口总值的25.9%,比重提升1.7个百分点。
近年来,乘中柬自由贸易协定东风,香蕉、芒果、龙眼、胡椒、大米等柬埔寨优质农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以大米为例,2024年,柬埔寨大米出口65.15万吨,近12万吨销往中国。
农产品贸易的蓬勃态势只是双边经贸合作持续深化的一个缩影。中国连续13年成为柬埔寨最大贸易伙伴,同时是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国。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78.3亿美元,同比增长20.7%。
其实,这背后也离不开一系列制度化安排的持续赋能。2020年,中国与柬埔寨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22年正式生效。2023年,双方达成“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协议,从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领域入手推进中柬各领域合作。
产业链供应链深化协同催生聚合效应。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柬埔寨设立生产基地,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垂直整合。
今年前两个月,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DC)已批准112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占比近80%。
柬埔寨是世界第六大天然橡胶产地。今年年初,中国轮胎企业赛轮轮胎在原有投资基础上,计划投资9348万美元(约合6.84亿元人民币)在柬埔寨扩建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
这一趋势在系列数据中得到体现。2024年在柬埔寨注册的中国企业数量达到2921家,同比增长20.65%。中国企业不仅深耕服装和鞋类等传统产业,也正在柬埔寨投资电子设备组装和家具制造等新领域。
发展战略对接引领务实合作提质增效。
在两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下,中柬务实合作不断提速增效。2022年10月,由中国企业建设的金边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帮助柬埔寨人民实现了高速公路梦。
在电力领域,截至2024年底,中资企业已在柬埔寨建成投产10座水电站、2座火电站,装机总量占其全国总装机量60%以上,有效满足了柬埔寨人民用电需求。
这种共赢合作还体现在双边资源要素的深度耦合。
位于柬埔寨西南沿海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被誉为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项目,十余年间,在中柬共同努力下,这片土地从荒芜到吸引200多家国际企业和机构入驻,创造3.2万个就业岗位。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柬埔寨“五角战略”持续对接,“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不断充实,“工业发展走廊”和“鱼米走廊”建设持续推进,中柬务实合作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三里河”工作室)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