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会同中央组织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作为首个聚焦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出台的专门文件,这一举措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再添助力,更多的“业界导师”进入教学一线,为高校课堂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
![]() |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业兼职教师”,是指由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聘请,以兼职方式承担特定教育教学和实践创新任务的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明确了产业兼职教师的行业来源和从业经历,从政治素质、年龄学历、取得的应用性成果等方面明确了产业兼职教师选聘的基本条件,围绕技术能力、突出贡献、管理经验等方面提出优先条件,并对产业兼职教师聘请的程序作出详细规定。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长期活跃在产业一线,熟知行业最新动态,实践经验丰富,可以很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管理办法》有哪些政策创新点?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管理办法》围绕产业兼职教师选聘、不同主体工作任务、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创新举措,充分调动产业兼职教师、普通本科高校、企事业单位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加强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突出产业兼职教师来源的多样化。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申请担任产业兼职教师,也鼓励高校聘请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同时提出在传统工艺传承方面有特殊贡献者、行业企业高管或技术负责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等可优先聘请为产业兼职教师。
——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义务。一是规定产业兼职教师应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实践课程教学等,或与高校专职教师联合开展教学项目建设、科技项目攻关等,或引入产业合作资源,有效对接行业与兼职高校等。二是高校应在完善聘请办法,加强人才支持、聘任管理、组织保障等方面积极承担责任,为产业兼职教师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条件。三是产业兼职教师所在单位应积极对接高校需求,主动推荐行业专家申报产业兼职教师,为联合研发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支持,并积极吸引合作高校优秀毕业生到本单位就业。
——建立多措并举的支持体系。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相关高校在国家级人才项目、奖励计划申报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加大专项招生计划支持力度,支持企业设立配套产业兼职教师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鼓励高校按照一定比例配套支持等。二是有关部门在人才计划、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税费优惠政策等方面对产业兼职教师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将产业兼职教师在高校工作的情况作为其考核评价、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
回到校园因为一份情怀
从2016年开始,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郜春海有了一个新身份——北京交通大学的兼职教授。
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专业毕业,到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多年来,郜春海一直从事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其团队负责研发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使中国在2010年成为第四个掌握该项核心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国家,填补了国内空白。
郜春海告诉本报记者,成为兼职教授,源于自己的一份“交大情怀”。“我们很多兼职教授对技术是比较痴迷的,或者是对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很感兴趣,所以就更想要通过学校这个平台,将这些知识带回学校,影响更多的学生。老师们的前瞻性强,培养的学生实力自然也会强。”郜春海说。
对于《管理办法》的出台,郜春海认为,这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打开了新思路,为产业兼职教师的制度化管理、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协同合作提供了抓手。
“大学是一个山头,而企业和市场是另一个山头,但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个山头之间有沟壑。兼职教授的作用像一个走廊,是将这样的沟壑一点一点填平,让这头的人可以更加顺畅地到另一头。兼职教授应具备将市场痛点问题凝练并传达给学校的能力,得能将需求说清楚。”他说。
如何做好校园与企业、市场间的桥梁纽带?郜春海认为,可以通过设立联合基金等方式,吸引民营资本作为参与科学研究的有效补充。“同时,企业牵头的相关项目应联合大学申报,让高校老师积极参与解决基础理论和科学问题,使学校能嗅到市场的最新‘气味’。企业还会定期给学校举办讲座,带学生参与,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好奇心。”
企业家来上课
在扬州大学兽医学院院长王志强看来,想要彻底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产教“两张皮”现象,身处行业前沿的产业兼职教师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能更好地连接产业所需和教育所能,从知识到应用打通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
夜幕低垂,扬州大学农业农村部禽用生物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内却灯火通明。新学期伊始,产业兼职教授何海蓉便来到学校,交流新型疫苗效力评价方案。作为一名拥有两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技术派”企业家,不管多忙,她每月都会定期来校履职,学生们也入驻了企业的研究生工作站开展协同创新。截至目前,校企双方已联合培养了10余名研究生,联合开展了近20项技术攻关。
何海蓉多年来深耕动物疫病防控新产品研发一线,建立了国际互认企业兽用疫苗质量评价CNAS实验室,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刘秀梵等一起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Ⅶ株)”。自问世以来,该疫苗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应用,已累计生产销售超过150亿羽份,为养殖企业增效100多亿元。
“产业兼职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顾问,而是创新共同体的关键枢纽。”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创建研究生工作站,到开展生物制品研发、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校企双方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线实现双向奔赴。
如何调动产业兼职教师的积极性?怎样客观评价工作业绩?
扬州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该校构建起“三维评价”选聘体系:学术贡献度看专利转化,产业契合度查项目实绩,育人匹配度观带教经验。通过制定出台《扬州大学产业教授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明确将产业导师选聘和考核纳入学校、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从制度层面为产业导师撑起合作保护伞。
企业为高校提供了宽广的教学科研“练兵场”,高校也为企业畅通着创新蝶变的“孵化器”。过去5年,扬州大学产业兼职教师与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近600余项,发表论文或著作200余篇(部),获授权专利近400余件。产业兼职教师参与完成纵横向项目达1300余项,累计服务地方企业320家。
本报记者 孙亚慧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26日 第 10 版)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