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非遗贺新春 中国南北共管家婆必出一肖一码精彩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彩灯已点亮,年画已贴好,中国各地古城将以400多场传统年俗和非遗展示活动,迎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
作为2025年“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蛇年灯会灯彩展示主会场,四川自贡灯会以“灯贺中华·气象万千”为主题,通过“迎春贺年”“自贡年轮”“一路繁花”等七大主题,集中展现了中华大地的万千气象。“孔雀开屏”140米的巨型尾巴铺满山坡,巨型“剪纸”灯笼结合传统走马灯工艺打造了一幅长55米的画卷,“五谷丰登”灯组使用万余件瓷器进行捆扎造型……规模创历届自贡灯会之最。
在河北邯郸,来自全国各地的785幅年画精品集中亮相,这些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既有反映传统民俗风情的经典之作,也有展现新时代风貌的创新作品。据统计,春节期间,中国各地将开展20余场年画进万家活动,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年货大集,增强春节文化氛围,丰富假日文旅消费。
全国秧歌展演暨“陕北榆林过大年”日前在欢快的歌舞《美丽中国年》中拉开序幕,横山腰鼓表演《吉祥腰鼓》和陕北民歌《东方红》《山那边》《信天游》等独具榆林特色的非遗节目悉数登场,现场一派喜庆、祥和、热烈的节日氛围。
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的“我们就过非遗中国年”活动现场有的吃有的玩,皮影戏、剪纸、年画、大漆等非遗项目逐一展示,杀年猪、磨豆腐、打糍粑、爆米花、炸油粑粑、拖面、写春联等传统过年民俗活动轮番上阵,吸引上千民众参与。
贯穿整个春节假期的“非遗贺新春 延边过大年”精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重点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演、展示、品鉴活动。国家级非遗项目盘索里、伽倻琴艺术、朝鲜族长鼓舞和农乐舞等轮番上演,朝鲜族传统米糕、米酒、打糕和剪纸、玉米皮编织、草编等体验项目更是营造出热闹喜庆、特色浓郁延边年的浓厚氛围。“非遗闹新春,花样过大年”板块的活动,活态呈现延边儿女独特的年俗礼仪、民风气质和精神特质,如朝鲜族上元节民俗展演、敦化满族冰上游艺以及安图长白山沐雪之旅等二十余特色项目。
据初步统计,至2月12日,中国各地将在古城内举办400多场传统年俗和非遗展示活动,以非遗巡游、年俗体验、非遗展演、年货市集等多种形式,展示非遗在融入现代生活、发挥当代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还发布了北京市“古道拾遗”非遗体验之旅、吉林省郭尔罗斯非遗特色之旅、福建省武夷茶主题非遗特色之旅等31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非遗年货购物月”期间,全国各地围绕春节习俗推出一批非遗好物,在线上线下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促消费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旅融合,不断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让非遗国潮、春节年俗在新应用场景中火起来,也为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带来新动能。(完)
她表示,刚刚结束的公众咨询表明,香港社会各界对23条立法有强烈共识。23条立法惩治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将依法保护香港居民,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有关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有关规定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外国在港公民、投资企业也依法受到保护。23条立法域外使用完全符合国际法以及各国各地区的普遍实践。有关国家秘密和外部干预的定义,充分考虑香港特区实际情况及各国通行做法,合理合法,无可非议。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