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这些城市出手了。

近日,苏州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消息,为支持外贸企业渡过难关,苏州港各集装箱码头对全市外贸企业进出口重箱提供免费堆存3个月服务。

东莞出台30条举措促外贸稳增长,推动贸易与产业、进口与出口、“走出去”与“引进来”实现协调发展,增强东莞外贸发展动能和产业发展韧性。

深圳发布10条稳外贸政策清单,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稳订单拓市场。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对外贸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城市打出政策组合拳,支持外贸企业站稳脚跟。

城市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有何看点?

政策既精准又显温度。

拿苏州港的集装箱免费堆存举措来说,直接击中外贸企业的痛点,尤其是其精准的时间窗口设计。

外贸企业面临的一大痛点在于货物积压导致经营成本增加,三个月的政策周期恰好覆盖外贸企业年中订单交付高峰期,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又能形成对关键节点的有效支撑。

对中小外贸企业来说,这项措施更显温度,因为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新市场的开拓,赢得更多主动。

为了保障企业正常运营,深圳提出要推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加大对美出口企业在买家限额、理赔效率等方面的支持,力争实现对美出口业务“应保尽保”和理赔案件“应赔尽赔”。

缓解企业运营压力,东莞创新性提出“加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从保险、融资、结算全流程发力,通过加强出口信贷支持、拓宽跨境融资渠道、优化外汇服务等措施,持续加大金融支持稳定外贸发展的力度。

这些措施实质上是通过金融工具的系统性发力,破解外贸企业因出口市场变动可能面临的“风险—资金—效率”三角难题。

真金白银支持拓展新市场。

相关城市出台的政策措施中,鼓励企业开拓多元市场是一大看点。

东莞在开拓多元市场方面提出了9条举措,通过展位费、特装费、组团奖励、“莞货莞品”推介活动费用等多方面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青岛自贸片区出台的促外贸9条中也提出,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保驾护航。

深圳通过实施境外重点展会支持计划,全年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展211场,按照企业实际发生展位费的50%给予最高60万元的资助。

深圳、东莞等外贸重镇推出的市场开拓政策,实质是构建渠道、品牌、供应链等多维度的支持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开拓美国以外的其他海外市场。

很多珠三角企业表示,通过加强与欧洲、东南亚等地的合作,大力拓展新市场,增强企业发展的韧性。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国内市场也是重要一环。

不久前,商务部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

深圳政策清单中也提到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对组织本市企业参加市外国内展会的展位费、装修费、配套经贸活动费、承办费等,最高给予80万元资助。

力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还有上海。在近期出台的政策中,对因特殊原因无法内销时将产品标识变更为中文的外贸出口产品,允许外贸企业加贴符合国内法律法规要求的中文标识。

在不确定的全球经贸环境中构筑确定性的竞争优势,相关城市以政策组合拳展现了破局的智慧。

(“三里河”工作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