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岳阳4月19日电 (张志凌)作为湖南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岳阳拥有该省全部1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是海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繁忙的湖南岳阳城陵矶港。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今年5月,第四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岳阳举办。随着大会临近,沉浸式水上夜游、乘船游览君山岛等成为许多游客打卡岳阳的必选项目之一,旅游船、观光船人气火爆。据预测,今年岳阳城陵矶客运码头大型旅游船的靠泊数量将突破80艘次。

为守护好岳阳的碧水蓝天,岳阳海事局通过全方位巡查、全链条监管、全覆盖服务,多措并举打好污染防治“组合拳”,全力提升水域生态环境质量。

随着岳阳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依长江而生的动物们得以繁衍生息,也让江豚戏水的画面成为常态。李池生 摄

目前,岳阳港内在港船舶数量约200艘次,每日进出港船舶数量约300艘次,如何保证这些船舶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和含油污水全部予以接收?今年以来,岳阳海事局建立了“联动铅封、封闭管理”机制,对到港船舶污水直排管路铅封情况精准筛查,确保了出港未铅封船舶动态清零,船舶“零排率”保持在99%以上。

“今年,岳阳海事局推动污染物接收船舶安装了船载视频监控系统,这让我们管理起来更规范、更方便了。”岳阳源成残油垃圾接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健表示。据了解,岳阳港内9艘污染物接收船舶已全部安装了船载视频监控系统,海事部门通过对船舶污染物“船上储存—交岸处置”全过程监管监控,确保了污染物“应收尽收”,降低了船舶污染风险。

今年一季度,岳阳港到港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的接收、转运和处置量增长显著,分别达到121吨、8200立方米、228立方米,同比增长6.2%、22.4%、79.5%。堵住了船上的污染源后,长江水也变得更清、更绿了。

岸电,是绿色低碳码头建设的开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已逐渐成为现代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岸电的使用,不仅能够减少船舶在靠港期间的燃油消耗,降低空气污染物排放,还有助于提升港口的整体环境质量。

“过去,在没有安装岸电设施的港口停靠,船舶只能依靠柴油机发电,船舶靠港停泊期间由其辅助发电机所产生的碳排量占港口总排量的40%至60%,是影响港口及所在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岳阳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夏志滔介绍。

岳阳港通江达海,港内码头众多,目前具备岸电设施的码头有13座,平均每日靠港作业船舶数量约15艘,如果船舶不使用岸电,港口碳排量将大幅增加,空气质量将明显降低。

为此,岳阳海事局主动靠前,悉心指导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排查和督促整改问题22个。此外,通过“智管平台”有效监控船舶,提醒其靠港作业及时接入岸电,同时主动联合交通、电力等部门,保障码头岸电设施维修服务到位,确保船舶岸电“应用尽用”。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岳阳港船舶岸电应用尽用率达到100%,累计服务船舶900余艘次,供电量超过80余万千瓦时,据测算可减少船舶燃油消耗200吨、减少碳排放约600吨。

干净、清洁的水域环境,促进了岳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如今,长江两岸水清岸绿,依长江而生的动物们得以繁衍生息,也让江豚戏水、麋鹿欢腾的画面成为常态。(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