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王梦瑶)2025年过半,中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现在,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电力超市”里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中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它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统一出清电力现货市场,转为连续结算后,预计日均交易规模达38亿千瓦时,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用电量规模总和。

清华大学教授、能源经济资深专家夏清说,这么多市场要素一起出清,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区域市场最大的意义在于,电力市场规则不再由各省级政府来制定,而是在统一的规则下让市场资源要素流动起来。

这将打破省份间壁垒,扩大市场资源配置范围。在跨省的“电力超市”里,电力价格和普通商品一样受供需影响,呈现出用电高峰时价高、用电低谷时价低,电力紧缺区域价高、电力富余区域价低的特点。

由此,价格“指挥棒”将发挥作用。以海南与广东联络线为例,南方区域市场结算试运行期间,联网线路日均交互送电近1000兆瓦时,且呈现夜间海南负荷需求大、广东送电海南,中午时段海南光伏大发、海南送电广东的特性。

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也将进一步解决中国新能源跃升发展带来的消纳需要。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推动新能源跃升式发展,但西部地区新能源大基地的风光消纳面临困难。统一电力市场有助于新能源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形成适合中国国情、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有助于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就南方电网区域电力市场来看,通过利用各省区的供需时段和调节性能差异,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自动适应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与波动性。2024年11月,在新能源大发的情况下,南方电网区域全网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9.21%。

对进一步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来说,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具有标志性意义,被视作建设的关键一步。

由中国国家能源局统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提出,到2025年,中国将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实现全国基础性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基本规范统一。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中国南方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经理黄河表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克服了机制设计的复杂和矛盾协调的困难,实现市场准入畅通、规则一致、设施联通和监管协同,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范围、跨地区的资源配置型市场,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验证,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树立了标杆。(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