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柳州4月21日电(陈梅)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广西分会场20日在柳州市启动。活动围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主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解读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法规、发展趋势,发布研究成果,为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专业指导。

图为活动现场。陈梅 摄

今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据介绍,广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等指标保持西部地区领先;专利开放许可、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增速全国领先;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保护融合创新性探索领先。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全球首个“AI+制造”岛式工厂。2024年,柳州螺蛳粉带动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750亿元、梧州六堡茶综合产值突破250亿元,均入选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

作为活动举办地,柳州发明专利数量居广西前列。其中,汽车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分别占全区行业比重68%、32%,均居广西第一。

柳州市市长张壮介绍,柳州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行动,加快将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全市拥有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相关领域有效专利3185件,今年一季度产业产值增长14.1%,新经济新动能加速培育壮大。

活动现场发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南(东盟篇),启动“粤港澳大湾区+东盟”交流合作行动,并为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商学院揭牌,探索与东盟国家共研共建共享人工智能标准互认体系,提升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通用性、兼容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聚焦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任务,建设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发展工作站,强化对人工智能产业链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赋能高价值创造,吸引国内外人工智能研发和产品能力向广西聚集,面向东盟推广应用,实现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跨境协同发展。(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