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持续追踪探索、社会公众广为关注的恐龙化石又有重要发现——中国科学家最近在热河生物群研究“上新”两类恐龙新属种:属于中华鸟龙科(原“中华龙鸟科”)的新种凌源中华鸟龙和全新属种中国华诞龙。

这项恐龙化石新发现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汪筱林和周忠和团队联合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者共同完成,他们对辽宁西部约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发现的两件保存完好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命名了这两类新的恐龙属种。

研究团队依据中国华诞龙腹腔内保存的哺乳动物胃容物化石,以及中华鸟龙科不同物种的头骨形态差异,首次系统阐释了中华鸟龙科物种的生态分异现象,并探讨其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潜在联系。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4月14日,论文通讯作者汪筱林研究员和论文第一作者、国家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裘锐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对这次命名两类恐龙新属种的化石研究成果进行科普解读。(记者 孙自法 制作 刘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