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江苏船舶海工出口规模占中国三分澳门最快开奖结果之一
中新社南京1月19日电 (记者 朱晓颖)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9日在南京召开,省长许昆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江苏船舶海工出口规模占中国三分之一。2025年,江苏将推动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加快形成领先优势。
2024年,全球船市复苏向好,造船业进入景气区间。作为中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第一大省,江苏船舶、海工装备订单激增。至去年上半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已连续15年位居中国首位。一些船海装备企业手持订单饱满,总装造船企业交船期排到2028年。南京海关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江苏出口各类船舶9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9%,出口规模位居中国首位。
此次江苏省两会上,多位江苏省政协委员对江苏船舶海工产业建言献策。
江苏省政协委员赵式明观察到,国际航运上游产业脱“碳”趋势愈发明显,新能源船舶需求量持续上升,造船业面临绿色低碳转型的挑战。江苏在绿色新型发动机领域,尤其是在液化天然气、甲醇、氨燃料等低碳、零碳排放燃料方面的核心技术话语权不足,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力度以及新设备应用不够充分,绿色船舶配套供应链、产业链有待完善。
赵式明认为,当前船舶建造产能扩张,反映出造船市场处于上升期。但航运业是一个强周期产业,需未雨绸缪。她建议江苏在船用设备制造、船舶智造、新燃料、新材料等领域推出标准,构建船舶建造绿色生态圈;探索国际航运增值服务、数据交易业务;加快船舶总装建造数字化转型,统筹船舶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造船+航运金融”模式,探索海事离岸金融服务,探讨船舶资产交易及证券化等前沿问题。
江苏省政协常委、连云港市政协副主席、民革连云港市委会主委马强建议,江苏要聚焦深海装备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依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建设深海技术装备岸上、近海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完)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郭媛丹 李艾鑫]针对今年以来新加坡和解放军陆海军举行演习是否意味着新加坡与中国走得更近,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1日在回应《环球时报》提问时表示,新中两军的交流都是公开的,新加坡认为接触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是朋友,可以增进理解,增强互信;如果是潜在对手,也需要进行交流,否则会增加误判。”
不同城市对个贷率的预警标准并不相同,但多以85%或90%为阈值。以湖南长沙为例,今年4月,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商转公”新政,但就在尝试免除居民自筹垫款环节不到两个月,截至6月30日,长沙住房公积金中心个贷率达到了85.99%。当地媒体报道显示,今年7月,长沙对“商转公”业务进行了限流。
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