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乡土文化特色,打造精彩多元化产品

注重体验,乡村民宿带来新感觉(消费视窗·服务消费一线探访③)

从安徽金寨高铁站出发,车子一头扎进大别山。

路上,峰峦叠嶂,云雾缭绕,风景如幻灯片一般变化。突然峰回路转,一片隐匿于大山深处的建筑赫然眼前。农庄到了!

乡村民宿有哪些新体验?如何让游客愿意留下来?怎样更好支撑乡村旅游?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一探究竟。

注重品质,住得更舒适

“推开窗,山水画卷和清新空气一起扑面而来,赏心悦目。”刚刚入住携程度假农庄安徽金寨大湾店的游客李怡,迫不及待地走进房间,感受各种细节。

度假农庄的20间房,全部是独栋独院的房间。从农庄前台办理入住手续后,沿蜿蜒的石板路前行,就来到房间门口。小路两旁,大片的翠竹随风摇曳,沙沙作响,散发着阵阵清新的竹香。

打开门,现代化的住宿设施,为舒适体验提供了保障。“知名品牌的吹风机、空调、地暖、高品质床品一应俱全,住宿体验在很多方面可与城里的高档酒店媲美。”李怡说。

“乡村旅游热了,人们的要求也更高,在住宿方面尤为明显。”携程度假农庄安徽金寨大湾店负责人郑亚明说。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7.07亿,同比增长8.9%;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全国乡村旅游从业总人数为712万,同比增长2.2%。

发展乡村旅游,让客人住下来非常关键。住下来,意味着更长的停留时间、更多的消费场景、更好的消费体验,这样才能发挥乡村旅游更大的带动作用。近年来,不少农村地区的交通、餐饮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在住宿尤其是品质住宿方面的供给相对不足。

“早期乡村旅游的住宿,主要是‘农家乐’。”郑亚明说,农家乐的服务以餐饮消费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农家乐不断转型升级,经营模式从单纯的餐饮,逐步拓展为餐饮与住宿结合、餐饮与采摘结合,进而向休闲农庄、生态农庄等多元化形态发展,但不少农家乐在专业服务、管理以及配套设施方面和人们的品质住宿还有一定差距。

高质量的乡村住宿,应该在“硬件”和“软件”上一起发力,迈入2.0时代。“硬件并非仅仅局限于设施,随着旅游消费的持续变化,游客提出了更高要求,涵盖安全卫生、空间感以及建筑美学等方面。”郑亚明说,农庄建设了悬崖餐厅、观景露台、儿童游乐场所、室外游泳池,在硬件方面实现了大幅升级。

乡村民宿升级,要扬长避短。在空间感、沉浸感和本地特色感方面,乡村民宿相比城市住宿具有先天优势。由于地处乡村,面积大、容积率低、人均绿化面积高,会给旅行者带来更接近自然的体验。同时,一般乡村民宿的周边也会有大量的农田、森林、农户,农文旅会给用户带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

软件同样重要。软件也不仅仅是服务,更多的还要结合当地特色提供个性化体验,甚至是创新型活动等。“要将传统意义上的一间房一张床,融合到人们的沉浸式乡村旅行体验中。”郑亚明说。

“从‘一对一’的管家服务到下车时工作人员的迎接,再到晚上服务员送上门的睡前饮品,这家农庄带给我比城市酒店更贴心的服务。”李怡说。

高品质的乡村民宿受到市场欢迎。每逢节假日,携程度假农庄安徽金寨大湾店的客房常常供不应求。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房间几乎满房,7间亲子套房早早就被预订一空。

融合文化,玩得更精彩

春季,正值大别山的茶季。茶园里嫩绿的茶树层层叠叠,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宝贝,采茶要挑这种一芽一叶的,这样炒出来的茶才香。”在农庄附近的茶园,一位入住客人耐心地教着孩子。一大早,携程度假农庄安徽金寨大湾店的客人们,在农庄管家的带领下来到茶园,体验采茶。小朋友们手提小竹篓,欢快地穿梭在茶树间,眼神专注地寻觅着最鲜嫩的茶芽,并不时好奇地提出各种问题。随后,大家来到茶园的工作间,一起炒茶,感受传统制茶工艺的魅力。

“孩子有机会体验采茶,了解茶文化,感觉特别有意义。”来自江苏南京的游客张玮说,乡村生活节奏更慢,孩子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采茶、挖笋,参加各种亲子活动,学到了知识,性格也更加开朗,家长的身心也得到放松。

乡村旅游迈向乡村度假,游客消费重心发生转变,从单纯的乡村美食体验、田园观光,转向康养、研学、人文、民俗等多元需求。这就要求乡村旅游供给从单一产品模式,向餐饮、住宿、娱乐体验相融合转变,以乡村住宿为依托,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乡村度假方案。

在携程度假农庄安徽金寨大湾店,亲子活动丰富多样,农事体验妙趣横生。农庄外的竹林里,春笋破土而出,挖笋活动吸引了不少客人报名参加。孩子们拿着小锄头,在竹林里东挖挖、西找找,不时能听到有孩子兴奋地喊着:“我挖到笋啦!”

体验完农活回到农庄,大草坪成为亲子活动的热门场地。在大草坪上,放风筝、露营等亲子活动十分受欢迎。家长和孩子一起奔跑着放风筝,五彩的风筝在天空中飞舞,成为山水之间的美好点缀。在“接力运气球”游戏中,家长和孩子齐心协力,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农庄的活动室,有手绘飞盘、制作棉花糖等趣味项目。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彩笔在飞盘上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案,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飞盘。亲手制作棉花糖的过程,更是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看着棉花糖一点点成形,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人们旅途中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依托金寨县的红色文化与非遗资源,农庄推出了红色旅游和非遗体验活动。在红色文化讲解环节,专业讲解员带领家长和孩子们参观红色遗迹,讲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提问。非遗体验区内,大家一起参与刺绣、剪纸、竹编等非遗体验活动。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拿起剪刀和彩纸,剪出漂亮的窗花;或是学习竹编技艺,编织出简单的小物件。

截至2024年底,携程先后在安徽、河南、陕西等地开业上线了34家携程度假农庄。截至2024年12月,携程度假农庄活动以节气、农耕、非遗为主题,共打造了70余个项目,引入包括剪纸、盘扣、叶雕、青铜工艺、芦笙舞、萨满鼓、刺绣、布艺等40余种非遗体验活动。

共建共生,更有带动力

“以前只能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门口也能工作。”金寨大湾村村民老汪,前几年走南闯北,如今成为携程度假农庄安徽金寨大湾店的一名员工。

旅游,是开启乡村振兴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乡村旅游托起了百姓富裕富足的“金饭碗”,塑造了乡村宜居宜业的新形象,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不仅成为中国乡村伟大变迁的生动体现,更日益成长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展示美丽中国的亮丽窗口。

乡村旅游更好发挥带动作用,需要以点带面,以优质供给引领旺盛需求。兼任金寨县民宿协会副会长的郑亚明说,从携程度假农庄金寨大湾店落成至今,金寨当地新开了30家民宿。携程度假农庄通过举办民宿技能专场培训、上门指导周边民宿等方式,帮助周边民宿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周边民宿的订单量平均提升82.4%,拉动了所在乡村的民宿行业整体发展。

农庄优先雇用当地居民,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携程度假农庄已在各地创造了4万个间接就业岗位,其中超过80%的员工为当地人,推动了当地人均年收入增加超过4万元,吸引众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就业。

“乡村旅游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携程集团董事会执行主席梁建章说。乡村旅游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乡村拥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人文宝库,也是囊括各类地形地貌的自然景观博物馆。不同人文与自然环境的交融,成为最独特的旅游资源。

打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要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自然景观、生态资源、民俗文化等资源,构成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村生活、感受民俗民风,是人们前往乡村的重要动力。二是住宿、娱乐等基础建设。独具特色、高品质且亲近自然的住宿体验,能够有效吸引高净值客群,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上限。三是便捷性。近郊游、周末游、周边游和乡村旅游人群高度重合。乡村旅游产品的便捷度,决定了其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高品质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重要的服务承载平台,需要展示出更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梁建章说,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正在快速从城市市场进入乡村市场,更多高质量产品的涌入将带来乡村旅游供给整体质量的提升。企业要准确把握市场趋势,提供更多符合市场需求、让游客叫好又叫座的产品。

本报记者 王 珂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6日 第 19 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