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走基层)“澳门最准最快的资料免费活化”历史文化资源 长春冰雪韵味十足
中新网长春1月22日电 题:“活化”历史文化资源 长春冰雪韵味十足
作者 李钊 金乔
当来自深圳的大学生张涛宇走出地铁站来到长春市文化广场,就被眼前恢弘的“瑞扉之门”所震撼,他摘下冒着热气的手套,轻轻触摸冰面,感受这座陌生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能用冰建一座城楼。”张涛宇口中的城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新民大街全新打造的《盛世中华》冰雪景观。
在这个新冰雪季,冰雪+历史文化的全新组合,让更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长春。
作为吉林省首条、东北地区第三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两侧坐落着伪满时期的大量历史遗迹。这里记载了长春发展的历史,体现了长春的独特风貌,是长春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最集中和特色最突出的区域。
新冰雪季,长春充分挖掘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深厚底蕴,进一步活化历史文化资源。在新民大街沿线打造“新民大街文化冰雪新场景”,制作了《盛世中华》《魅力长春》《活力朝阳》《你的母校在哪》4座大型冰雕和“追梦元素”“老机车系列”“卡通运动”“民俗年俗”“生肖系列”等14组小型冰雕群,建设“流动的光影”亮化墙。主题鲜明的冰雕景观艺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显得韵味十足。
尤其当夜晚来临,造型各异的冰雕在灯光映衬下美轮美奂,瑰丽斑斓的新民大街令长春尽增色彩。
极富历史韵味的冰雕,令张涛宇感到震惊,他站在新民大街的一组汽车冰雕前对记者说,“用冰做成汽车,这是‘冰雪之城’才具备的文化底蕴。”
不仅是外地游客,长春本地市民也被这些颇具历史文化感的冰雕作品所吸引。记者在新民大街看到,很多游客都会在冰雕前停下,用手机打卡拍照。
当前,冰雪+历史文化已成为长春新冰雪季的发展共识。在百年商埠地南关区,依托孔子文化园、沙俄旧址陈列馆等文物古迹,及鼎丰真、真不同、春发合等非遗、老字号产品开展了“寻迹南关·博物古迹美食游”等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
“辽金故郡”农安县,以历史渊源为切口,迎来冰雪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在第二届太平池冰雪美食禧乐汇现场,游客一边品尝“黄龙府八大碗”,一边观看渔猎文化展演,历史文化与冰雪的融合发展,让“辽金文化看农安”不再是一句广告语。
太平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少清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冰雪季通过辽金文化寻古游、黄龙府八大碗、渔猎文化冬捕等历史民俗活动,进一步挖掘和活化冰雪市场。
民俗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今年长春冰雪季重要元素。在农安太平池,曲氏草编、瓷刻、侯氏糖人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活儿,加上壮观的东北大秧歌方阵,伴随着轻快嘹亮的唢呐声和震天的锣鼓响,文化韵味十足的民俗演艺活动,引来游客阵阵欢呼。
以历史主题演艺“出圈”的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推出“火辣辣的长春”东北冰雪年俗文化秀主题活动,身穿大花袄、头戴狗皮帽的游客在年货大集上尽情品尝大锅炖,糖葫芦、冻柿子冻梨成为标配,大家顾不上形象,纷纷用手机留下“绝美”瞬间,亲身体验东北年俗和浓浓的年味儿。
白天,沉浸式历史年代剧《这是长春1948》会在不同时段“开机”,游客参与其中,化身剧中角色人物,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晚上,东北年俗表演也是不能错过的节目,打铁花、火壶等民俗文化表演,让现场游客连连称绝。
冰雪+历史文化的新探索也引来学界关注。“冰雪旅游场地装备与智能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洋,通过多年对吉林省冰雪产业的观察研究发现,文化资源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有着极大的操作空间。
“今年长春加大了历史文化资源与冰雪结合的力度,这一点值得肯定。”宋洋受访时表示,要着重挖掘更多县域文化元素,以冰雪为着力点和发力点,做足历史文化与冰雪共促共融的文章。(完)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各国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对中国吸引外资带来一定挑战。
吴江浩:中国是一个超大经济体,看中国经济应着眼纵深视野、进行全景观察,客观整体把握当下之形与长远之势。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用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的巨大发展。就当前和未来而言,盯着一些短期、微观数据,继续用西方经典模型分析判断中国经济,仍将是不准确的。2023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依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正如习近平主席讲到的,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尽管我们在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内外挑战,但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远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是在中国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具体组织和开展的活动。2023年是评选活动开展的第9个年度。经成员学会筛选并推荐,联合体征集到项目共55项,其中知识创新类42项,技术创新类13项。经评选专家委员会中基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领域的67位专家,其中两院院士32人,进行通讯函评投票,评选出得票数排名前10的项目,包括6个知识创新类项目和4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最后经联合体主席团集体核定,并报请中国科协批准,确定了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