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坚持以质取胜和规模提升相统一新澳2024年精准资料——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今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这是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之一,要深入领会、自觉运用。
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只有以拓宽规模和范围、提升增速的“量变”为基础,在更长时间内保持经济总量的合理增长,才能进一步做大蛋糕,为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公平提供资源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都有很高的要求,我们任务艰巨。提升质量,就是要让经济更加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更具韧性和安全性,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做大总量不是简单的粗放型增长,而是要在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不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既关乎当前经济工作的实际成效,也决定着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
坚持以质取胜和规模提升相统一,就要努力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功能、发挥市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放大创新收益的优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发展不平衡、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分割问题尚未解决等,影响了市场功能的发挥。直面痛点、打通堵点、消除阻碍,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建成一个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保持和增强对全球企业、资源的强大吸引力,是我们未来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因素的最大确定性所在。
努力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是各地的同题共答。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来审视和谋划发展,扎实做好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结合文章,准确把握本地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经济条件、比较优势与实际需要,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在经济增量的贡献上、发展质量效益的领先上、产业与科技的支撑上、国际市场地位的稳固上,力争取得更大成效。同时,其他省份也要各展所长、积极进取、奋勇争先。在此基础上,各省区市强化合作、统筹联动,共同为全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挥作用。
我国的许多困难与问题都是在发展中解决的。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新的一年,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用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我们定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经济日报评论员)
去年日本在华新设外资企业888家,同比增长7.3%,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国。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调查显示,90%的日企希望扩大在华业务或维持现状。中国日本商会对1700家会员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8%的日本企业仍将中国视为重要市场。近五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而日本企业2022年这一数据达到18%。对日本企业而言,中国市场回报率远高于其他市场。
第三项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曲静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团队合作的“衰老的程序性机制及重置策略”研究项目。
我们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这些领域都具有高成长性和强赋能性,将培育打造一批万亿元级新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领域同时也完全可以成为中日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和增长点。希望中日双方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两国各自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