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5月当月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这正是我国积极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举措带动效应的体现。

当然也要看到,消费内生动能仍需增强,一个突出表现是物价持续低位运行。从终端消费价格看,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下降0.2%。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是关键,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措施,兼顾短期与长期,进一步完善再分配,激发消费内生动力以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要在短时间内大力提振消费需求,需侧重短期内的转移支付。首先,以旧换新政策可以进一步扩围,建议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鼓励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积极参与“两新”政策,在支持品类方面进一步拓展。

此外,设定有效期的消费券具有显著的时效性优势。由于本轮消费券主要限定于家电、家装、汽车等大宗消费领域,一般而言购买周期相对较长,建议将消费券的使用有效期设定为3个月左右。为避免资金沉淀,消费券的发放策略可更加注重分阶段、分批次进行,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消费终端。

长期来看,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成为调节可支配收入的举措之一,为居民家庭提供稳定且持续的增量现金流。若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税率,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其收入的增加能够有效促进消费。还可考虑优化增值税分配机制,增强地方政府鼓励消费的动机,更加积极地制定和落实促消费政策,直接拉动地方消费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当前的消费倾向。我国居民部门储蓄比例较高,如果能实现部分存款向个人养老金账户转移,可以在不影响居民部门当期现金流的情况下,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认缴规模,这有助于提高养老金的整体替代率。

建议进一步加大个人养老金账户税收优惠力度,提高人们使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积极性;同时完善对养老金融产品管理人(投资人)的激励机制,提升养老金产品业绩的稳健性和收益率。另,还可以增加与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关联的服务,如根据个人养老金的缴存规模,匹配相应的照护、医疗健康等服务,鼓励有关企业顺应市场规律,增加服务供给和创新。

作者:盛松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