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交通大学20日启动人工智能(AI)周系列活动,正式推出“AI十条”,全面布局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AI十条”聚焦人工智能学科跃升、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智慧文科建设、AI+应用场景创新等十大领域,旨在夯实上海交大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引领地位,推动AI技术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学突破等方向的深度应用。同时,学校还将通过完善算力支持、优化教师考核体系、打造校园AI文化氛围等配套措施,进一步强化支撑保障,力争实现“半年见成效、一年大变样、两年成示范”的目标。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浪潮中,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社会和生活格局。上海交大AI周计划通过“论坛+集市+赛事+成果展”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人工智能在基础研究、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深远影响。
本次AI周特别设置了两大亮点活动——“AI交汇点论坛”和“AI创新集市”。在当天举办的AI周启动仪式暨“AI交汇点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鄂维南分别以《AI+激起交叉科研的新浪潮》《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与科研》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从量子计算与AI for Science等前沿领域切入,深度解析AI技术如何重塑科研范式与教育生态。讲坛还邀请了来自华为、腾讯、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的技术领袖及学术界权威专家,围绕“AI+制造”“AI+教育”“多模态技术革新”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AI创新集市”则聚焦技术落地,展示了包括智能无人环卫车、AI心理咨询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等在内的众多创新产品,生动诠释了AI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5交大创业者大会(AI专场)”同日举行,近400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的精英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突破及其商业化路径。据不完全统计,参会的上海交大系创业者所创立的企业总市值已突破万亿元。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AI教育的高校之一,上海交大自上世纪80年代起深耕模式识别等领域,2016年在电子信息类(IEEE试点班)率先开展系统的本科培养,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人工智能专业,2024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并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点,构建起“本-硕-博”贯通培养链条。在2025年CS Rankings国际计算机学科排行榜中,其人工智能分项位列全球第一。学校创新“学科学院-产教融合平台-工业创新研究院”三位一体模式,依托“拔尖英才”“卓越人才”试点班,致力于与企业深度合作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培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AI领跑者。
校方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完)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