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心率慢怎么办?

抗体阳性升高是啥意思?

高密度脂蛋白高了好不好?

别担心,这4个指标“异常”

没准儿医生都要羡慕你

这4个指标“异常”反而有好处

低血压

若没有头晕、眼前一黑这些大脑供血不好的表现,或者胸闷、气短这些心衰的症状,就没必要太过担心。研究显示,高压90mmHg以上,低压60mmHg以上,数值越低,心梗、脑梗风险越低!

慢心率

“心率越慢越长寿”是有科学道理的。专家表示,在没有供血不足相关症状的前提下,白天活动时心率在50次/分以上为理想心率。

抗体阳性升高

某些抗体高,代表身体对病毒或细菌有免疫力,不易被病毒感染,是好事儿,无需过度担心。例如,乙肝表面抗体升高≠感染乙肝,而是疫苗起效或曾感染已康复。

高密度脂蛋白高

高密度脂蛋白属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高,心血管更健康,箭头向上不用愁!

如果你的胆固醇偏高,可以试试吃杏仁。杏仁中含有杏仁油,它是一种优质脂肪,是不饱和脂肪酸,不会产生脂肪的堆积。同时,杏仁还有防止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软化血管的作用,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清中胆固醇的水平。但注意不可过量食用哦~

注意!有这些“小问题”也别焦虑:

肺结节<5mm:定期复查即可,恶性概率极低;

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心脏“门”有点松,但不影响功能;

肝肾小囊肿:多数是良性,定期体检观察即可;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年纪大了很常见,放松心态坦然面对~

不同年龄段 哪些项目需要查?

体检其实是一件特别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职业、年龄不一样,检查的项目也要有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筛查方案,体检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除了常规项目,不同年龄段还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项目↓↓

20~30岁:需要重点关注传染病、皮肤病和生殖系统疾病。比如肝功能五项、乙肝五项、HPV检测、妇科检查及前列腺检查等项目。

30~40岁:该年龄段普遍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体检时应该特别关注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

糖尿病前期易被忽视的预警信号有哪些?专家介绍,1型糖尿病症状明显,表现为“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但体重急剧下降;2型糖尿病症状隐匿,极易被忽视。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

40~50岁:这个年纪是健康高危期,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可以定期检查心超、动态心电图等项目。

癌症筛查方面,女性重点关注乳腺及妇科疾病(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乳腺癌,HPV+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男性更要关注胃肠疾病,胃肠镜检查可筛查胃癌、结直肠癌等。另外,肺部CT检查可筛查肺癌。

6种高发癌症这样查:

肺癌:首选低剂量螺旋CT检查,辐射小更安全;

胃癌、肠癌:认准胃肠镜,45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肝癌:应首先筛查甲胎蛋白和B超;

乳腺癌:可以通过钼靶检查;

前列腺癌:关注PSA指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50岁以上:该年龄段内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矮了一点,可能正是骨质疏松悄悄“偷”走你的身高。记得定期筛查骨密度、保持钙质摄入、适当运动哦。

其他需要注意检查的项目还有血糖、血脂检测和眼底检查,以及女性妇科和男性前列腺检查。

“三高”人群这些检查要重视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三高”人群,需要重视颈动脉超声、心电图、心脏超声、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等项目检查。特别是有家族遗传疾病史的人群,应详细告知医生,针对性检查相关项目。

“三高”人群可以通过“泡枸杞”辅助降“三高”。专家介绍,枸杞有辅助降糖、降脂、降压的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三高”对冠心病的影响。不过枸杞性温,体质偏热的人泡枸杞喝上火,可以和菊花搭配在一起泡水饮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