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7月2日电 题:郝鹏的创新哲学:扎进泥里 摸清挖掘机的脉动

记者 鲁毅

夏日午后,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郝鹏站在一台挖掘机的驾驶室旁,与驾驶室内的调试工作人员轻松交流着操控体验,确认调试后的效果。

今年46岁的郝鹏,现任山河智能挖掘机研究院总工程师。他潜心研究挖掘机领域20多年,从填补国内智能挖掘机空白,到全球首创系列化油电混合动力大型挖掘机,再到为高原、油田、湿地等复杂危险施工环境定制特种装备,累计开发出50余款“国际范”产品,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和湖南省创新创业青年英才等称号。

6月27日,郝鹏(右)与同事交流挖掘机操控细节。记者 鲁毅 摄

在施工现场寻找灵感

郝鹏称自己是一名“创作者”。2008年,工学博士毕业的他怀揣技术报国的初心加入山河智能,专攻挖掘机。当时国内中大型挖掘机市场上,中国品牌份额还非常有限。

“创作者要到市场去,学习对手,更要了解客户。要自己动手去开挖机,去现场装配,去加工零件,在转化过程中才能真正找到差距,哪怕是驾驶室内一个杯架高度的改善也有可能成为打动用户的砝码。”郝鹏深谙此道。

郝鹏的“设计室”,不局限于窗明几净的办公室。生产车间、施工工地,尤其是那些环境恶劣、挑战极限的现场,如高原高寒地带、油田高温现场、湿地及沼泽地软底区域等,均是他灵感的源泉和创新的战场。

为降低挖掘机油耗,他带团队分析国内外行情,结合产品特色,通过计算和测试,自主研发出节能机型;为提升操作员舒适度,他亲自驾驶挖掘机,改善细微细节。针对复杂危险施工环境,郝鹏率先研制智能挖掘机填补国内空白;为践行节能理念,在国内首推矿用节能挖掘机概念并商品化;为降低每一滴油的损耗,带领团队深入分析,反复计算测试,自主研发出高效节能机型。

从0.8吨微型机到150吨“巨无霸”,从标准轨到无轨……20余年,郝鹏及其团队创新开发出系列高原挖掘机、抗高温抢险救援机器人、湿地挖掘机、防辐射挖掘机和防爆挖掘机等10余款特种装备产品,累计成功开发出50余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助力山河智能成为行业型谱最全的企业之一。

“创作不能停留在纸面设计,而要适配现场需求。”郝鹏的创作信条始终如一:降低油耗、提升装车效率,让设备更高效节能,让操作员更舒适便利,给客户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

郝鹏在施工现场检查设备。受访者供图

见证中国工程机械的崛起

从扎实学习实践到持续自主创新,郝鹏潜心挖掘机领域二十余载,并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从艰难跟跑、奋力并跑到部分领域领跑的一位破壁者与见证者。

2004年,年轻的郝鹏跟随导师一起参加德国宝马展。壮观的展厅与寥寥无几的中国品牌,这一场景至今刺痛着他:“当时中国所有品牌的展区面积加起来,还不如一家国际巨头的大。产品种类、外观、精细度,差距肉眼可见,心中倍感压抑。”

这份压抑,化为“破壁”的动力。他瞄准国际前沿,主持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高效率低排放矿用挖掘机”,产品批量出口亚欧市场;负责国家863计划子项目——挖掘机动力系统匹配与控制,让中国技术率先亮相欧美;在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中,他主导的液压主阀回路及电液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达到国际领先。

2010年,郝鹏参与研发的山河智能半自动遥控挖掘机在国际展会惊艳亮相,现场动态演示被误认为欧美产品。更大的突破随之而来:他主导研发的全球首创的系列化油电混合动力大型挖掘机,不仅攻克了技术高峰,更实现了批量销售,引领了行业绿色变革。

时光流转,如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已与德国宝马展比肩。当各国代理商面对琳琅满目、技术领先的中国装备,眼中难掩惊诧,口中不断赞叹“perfect”时,郝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惊诧,是对中国制造崛起的最好注解。”

郝鹏也见证了山河智能挖掘机登顶欧洲市场保有量第一、中国品牌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的辉煌历程。

郝鹏。记者 鲁毅 摄

“泥巴博士”的梦想

“我是一名党员,我的梦想,是让中国挖掘机成为世界装备制造领域的佼佼者,展现中国装备制造的强大力量。”这份初心,是驱动郝鹏这位优秀共产党员二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线的动力。

在川藏公路修建中,为解决滑坡体路段的安全问题,郝鹏进驻现场两个月。泥石流警报是日常,满目泥泞是常态。他卷起裤腿,赤脚踏入冰冷的泥浆,反复测试,最终攻克了三种预应力锚索锚固方式,为险路治理奠定基石。工作一天下来,满身泥泞,他也因此收获了“泥巴博士”的称号。

郝鹏扎实务实的作风深深感染着团队。作为带头人,他与成员打成一片,在项目执行中“吃得苦、耐得烦”,从前期调研到施工勘查始终一丝不苟。20余项专利、20余篇论文、10余项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及发明专利优秀奖,是他带领团队攀登技术高峰的足迹;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实现产业化,是他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

“看到自己设计的设备在世界各地的工地上施工,再苦再累,都值了。”面向未来,郝鹏内心坚定:持续降低操作员疲劳、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追求极致节能环保,“要让中国装备更强大、更智能、更绿色。”(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