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四川出台防灾避险法规 构2023年今晚澳门开筑人员安全转移屏障
中新网成都12月31日电(单鹏)近日,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川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若干规定》(下称《规定》)。30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定》有关情况。
近年来,因极端天气频发,四川省发生了多起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四川每年避险转移受地灾威胁群众百万人次以上,近5年实现成功避险339起,避免了7823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四川在积累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的同时,也遇到个别企业、群众“应避不避”、不及时转移、转移后擅自返回等现实问题,造成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
“出台《规定》,是为了及时总结四川防灾避险的经验和教训,开展‘小切口’立法,加强四川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四川省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徐洪在会上表示。
《规定》共18条,主要包括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的适用范围、应急预案、培训演练、监测预警、组织实施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杨筠介绍称,《规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落实避险转移要求筑牢生命安全底线,明确对受到可能发生的洪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的人员,应当实施避险转移,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防灾避险宣传、安全教育等。二是充分落实各方主体避险转移责任,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等在防灾避险转移中的具体职责。三是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基层治理能力,规定在相关应急预案中应当明确转移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场所、物资设施准备等,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和预警精准度。四是健全完善避险转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保障机制,规定对拒绝转移、擅自返回的避险转移人员,应当给予劝导,劝导无效且情况紧急的,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采取必要措施。
受特殊地理条件影响,四川省自然灾害尤其是山洪灾害多发频发,是全国山洪灾害最重的省份。四川有175个县(市、区)230余万人面临山洪灾害威胁,现有山洪灾害危险区2.4万余个,其中高风险县31个、极高风险区21个。下一步,四川省水利厅、省应急管理厅、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将依照《规定》广泛开展学法普法宣传教育,充分做好应急准备,以“揭榜挂帅”方式推动科技赋能防灾减灾。(完)
11。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数字服务平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新疆能源和气候优势建设数据中心,带动数据中心相关产业向新疆转移,推动新疆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建设、融入国家算力网络体系。加快国际通信设施建设,助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支持新疆面向中亚国家,加快布局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乌鲁木齐片区与中亚国家依法有序开展数据信息交流合作,推动实现数据信息服务、互联网业务等领域互联互通。
3。坚持生态优先和低碳发展。推动重大生态环保改革举措优先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指导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自愿碳减排,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探索完善环保信用评价与修复机制,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深入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支持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园区。拓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用场景,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生态、大气、固废等环境管理的支撑,促进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和行业环评管理效能,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预防效力。在大气环境容量偏低的区域,涉气重点行业落实好产能等量置换要求,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结构。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章俊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指出,“市场对‘跨周期调节’的理解是,在‘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要兼顾经济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与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连续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