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州4月16日电(胡丰盛)春茶吐翠,指尖丰收。眼下,浙江的生态茶园正迎来一年一度的“采茶季”,采茶女竹篓盛满鲜芽。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这片绿叶不再只是杯中香茗,更成为文旅融合的“金叶子”——茶山变景区,作坊变体验馆,茶农变导游。
从“卖茶叶”到“卖风景”“卖文化”,一片小小的叶子正在串起多元业态。在有着“白茶第一村”的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清明前后,这里涌入2万多名采茶工,再加上来参观、旅游、买茶的游客,村道两侧车辆排起“长龙”。村民笑着说,靠着万亩生态茶园,村里一年到头游客不断。
小山村究竟藏着什么魅力?
白茶+村咖、白茶+民宿、白茶+户外露营、白茶+亲子……黄杜村所在的溪龙乡相关负责人说,依托茶山造就的秀美风光,茶旅融合成为推动当地白茶产业提档升级重要路径。前不久,凭借不输于欧洲小镇的茶园风格,国际知名IP小羊肖恩也落户溪龙乡,吸引国内各地游客前来体验打卡。“大家都对黑脸羊,小猪和羊驼都很感兴趣,清明期间我们接待了大约1300名游客。”项目相关负责人马珏接受采访时表示。
2024年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铁路安吉站增加了直通上海南、上海松江的列车,这座浙北小城与长三角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溪龙乡副乡长张之涵介绍:“高铁的开通,为我们的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们正以此为契机,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在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一带,茶圣陆羽盛赞的“茶中第一”紫笋茶在《一念关山》《国色芳华》等影视剧中亮相,“圈粉”年轻人,创意产品频现。
“我们推出紫笋冷泡茶、紫笋奶茶等创意饮品DIY体验,喝不惯原茶的朋友也能品味春日茶香。”茶山脚下,“90后”民宿主理人查青玥谋划着春季活动。除了饮品,她还参与开发了香水、香熏、香皂等紫笋文创,将茶香留在四季。
在杭州,西湖龙井茶也在不断跨界融合。特别是在新中式饮食上,以西湖龙井茶为原料的茶饮和糕点正受年轻市场青睐。
“西湖龙井轻乳茶、醉春风、龙井醒春等,这些都是我们研发的新品。”“95后”茶艺师吴淑雅以“醉春风”举例,这款中式饮品将西湖龙井茶与传统美食酒酿相结合,为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口感。
在丽水龙泉的官埔垟金观音茶叶种植基地,当地连续举办的“美丽乡村漫游活动”也上演了“卖茶叶”到“卖风景”的蜕变。
“前年有40多位韩国人组成的摄影团来村里采风。”官埔垟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平说,因游人增多,村里陆续开起7家农家乐,更有摄影师将古村在网络上分享,红色的枫树林加上翠绿的茶山,让这个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深山小村与世界联系起来。
简而言之,当茶山变身网红打卡地,当茶香融入文创与舌尖,浙江的茶旅融合正跳出单一农业范畴,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从“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到“一片风景链动全域发展”,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科技的跨界碰撞,既留住了千年茶韵的根脉,又为乡村注入了活力。(完)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