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海:电缆隧道实现智能机器人巡正版免费资料大全了检
中新网西宁1月7日电 (丁有鹏 李江宁)7日,国家电网西宁供电公司发布信息称,由该公司自主实施的电缆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研制项目投运,标志着青海电缆隧道实现智能机器人巡检。
当日,在国网西宁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的高压电缆监控中心内,工作人员远程操控机器人,沿110千伏杨乐线隧道架空轨道自动行驶。25分钟后,机器人完成了对隧道内高压电缆的红外热成像测温、环境及气体检测等巡检。
据介绍,巡检过程中,机器人会顺着电缆隧道上方的悬吊轨道自动行驶,在巡检点位,或路过关键设备,会放下伸缩臂,用“大眼睛”巡检电缆运行状态。后方监控屏幕上,会呈现红外图谱、视频画面和设备运行状态等实时数据。
据了解,机器人由车体、驱动电机、控制箱、红外激光雷达、360°全角度摄像头、温度和湿度探头等构成,具有视频图像识别、红外热成像测温、环境及气体检测、音频采集分析、双向语音对讲等功能,运维人员在发现缺陷隐患时能尽早处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西宁市电缆总长149.48公里,人工巡检需要两个半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而智能巡检机器人只需一周便可完成。”国网西宁供电公司电缆运检班班长张明帅介绍,该项目历时11个月完成,实现了电缆巡检由人工向智能的转变,提升了电缆运维的智能化水平。(完)
一些美西方媒体一看到中国安全官员访问缅甸,就下意识地对相关安全合作进行西方式“脑补”。他们有的戴着意识形态眼镜,暗示缅甸仍是国际社会中的“异类”,对中缅在安全上“走近”十分警惕;有的则联系缅北最近的战乱形势,将中国描述成试图干预,甚至操纵缅甸内政的一个强权。不得不说,这些想象都是高度西方化的,它们反映出来的是美西方政治精英头脑中的安全观,而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章俊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指出,“市场对‘跨周期调节’的理解是,在‘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要兼顾经济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与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2007年1月,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提出加强金融监管、推进国有银行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证券和保险市场、加强宏观调控等原有议题,同时,增加了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强调外汇储备管理、发展债券市场等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