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一起涉及微短剧领域重大著作权侵权的案件迎来关键进展。据警方透露,映宇宙集团旗下广州快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创")此前向警方报案的一起短剧侵权刑事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警方缜密侦查与专项行动,武汉两家涉案公司被成功查处,初步查明涉案金额超千万元,多名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
2.9元解锁“换皮”短剧全集,千万级盗版链被斩断
2024年9月,快创微短剧业务团队发现,武汉某公司运营的“万*乐剧场”“鑫*小剧场”“青*剧院”“莱*剧院”等微信小程序,存在大量未经授权的盗版短剧。这些侵权作品与快创旗下多部爆款短剧内容完全一致,仅通过更换剧名逃避监管。犯罪团伙以2.9元低价解锁全集的模式,配合某短视频平台的精准引流,构建起“盗版搬运-流量收割-私域变现”的完整黑色产业链。
经快创法务团队调查取证,仅按最低售价估算,涉案公司违法所得已超百万元。涉案公司以营利为目,在未获得版权授权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复制并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快创享有版权的影视作品,其行为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由于其侵权行为收益较高且宣传覆盖面广,已对快创业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24年10月,快创就该侵权情况正式向警方报案。
警方进一步查明,犯罪团伙通过盗取正版内容、改名搬运、剪辑引流等手段,构建覆盖多平台的侵权网络,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元。此次行动不仅成功捣毁暴利盗版传播工作室,更对短剧行业版权保护标志性意义。
侵权手段日益狡猾,倒逼版权保护不断升级
据12426版权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平均每部短剧面临1224条侵权链接的挑战。盗版者利用抖音、微信、淘宝等平台账号"游击式"传播,最终通过私域流量变现。侵权行为不仅造成了大量版权公司巨大的经济损失,打击了创作者的积极性,更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映宇宙集团透露,截至2024年底,旗下快创、美光盛世等微短剧团队已有数百部作品被盗版并非法流通。自2022年布局微短剧业务以来,集团已协助警方侦破多起短剧侵权案件。
2023年1月,映宇宙短剧团队发现某平台存在大量非法使用其版权的微短剧片段,涉案嫌疑人不仅在朋友圈中公开销售这些非法微短剧,还编制了一份《2023年最新短剧列表》,列出183部作品,包括《黄金时代:重回1998》、《九霄龙帅》和《我在古代当王爷》等16部映宇宙出品的爆款短剧。映宇宙短剧团队第一时间锁定证据,并向天津南开警方报案。
在此后侦查行动中,映宇宙集团成功协助警方抓捕多名嫌疑人,并查获大量用于侵权活动的作案工具和盗版剧集。据介绍,嫌疑人通过非法盗取正版微短剧作品,通过剪辑大量视频片段吸引潜在买家,并通过社交平台销售,构建了一条线上线下销售变现的黑色产业链。
由此看见,近年来犯罪分子的短剧侵权手段不断升级,呈现出技术化、隐蔽化和跨平台化的特点,对版权保护构成严峻挑战,也倒逼版权保护向技术驱动、多方协同方向升级。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协会机构等各方不断加大治理力度。
行业痛点呼唤协同治理,企业构建版权保护立体防线
面对行业痛点,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持续加码治理。2024年7月,针对微短剧行业存在的诸多版权问题,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微短剧版权保护倡议书》,意在为创作者提供健康有益的创作环境,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总局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大对违规内容的打击力度,确保微短剧市场的良性竞争。
2025年3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微信小程序、抖音、快手、红果等平台已宣布下架上千部违规微短剧,进一步彰显了监管部门对打击盗版、保护版权的决心。
映宇宙集团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升级AI侵权识别系统,缩短从发现到下架的响应时间;同时深化与执法机关、头部平台的合作,推动微短剧行业版权秩序的规范。“我们坚信,只有让创作者的血汗成果得到尊重,行业才能迸发持久活力。”映宇宙相关负责人强调。
打击侵权绝非“止损之战”,而是视听产业健康发展的“根基之战”。此次侵权案的侦破,不仅为微短剧行业再次敲响版权保护警钟,更展现了多方联动效能。随着行业规模进一步爆发,如何从源头斩断盗版利益链,仍需企业、平台与执法机关携手探索长效治理路径。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