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见闻)“川字号”鳗鱼 “游”向世界餐三肖选一肖一码桌
中新社成都1月16日电 题:“川字号”鳗鱼 “游”向世界餐桌
作者 王利文
腊月十七(1月16日)年味渐浓,距蛇年春节已不足半月,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的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格外繁忙,工人们正为纷至沓来的海内外鳗鱼加工订单争分夺秒。4次酱汁涂抹、4次烤制、急冻、筛选、检测……仅2小时,一条条蒲烧鳗鱼经32道工序新鲜出炉,被迅速打包后搭载中欧班列等便捷渠道,“游”向世界各地的餐桌。
因象征着“年年有余”,鱼在中国的年夜饭中不可或缺。恰逢蛇年新春将至,身形细长、形似水中游蛇的鳗鱼,也顺势迎来消费热潮。“这批蒲烧鳗鱼马上发往新加坡,俄罗斯客户又紧急下了60吨的订单。”该公司董事长沈明国分析道,不仅本土消费热情随着春节高涨,西方市场刚经历完圣诞节,也面临着新年补货需求,目前生产线正全力运转。
由于鳗鱼养殖依赖天然捕捞,相关产业受限于天然鳗苗资源,鳗鱼也因此得名“水中软黄金”。它们在深海产卵,在淡水环境中生长,因肉质鲜美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各国民众喜爱。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鳗鱼养殖和出口国,养殖量占世界总量超七成。而在内陆省份四川,一条鳗鱼养殖加工产业链已然形成。
2006年,拥有15年鳗鱼养殖经验的沈明国从广东回到家乡,耗时6年在宜宾建成了中国西部唯一的鳗鱼养殖基地。“四川不仅能养鳗鱼,还能养得比沿海好、性价比更高。”功夫不负有心人,“川鳗”如今年产量达1300余吨,年加工量800余吨,九成以上远销海外,进入韩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美国等市场。
该公司副总经理沈伟对做大“川鳗”产业同样信心十足。他介绍,养殖基地所在地宜宾,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由于水质稳定、水源优越、远离污染,在此生长的“川鳗”脂肪含量高、肉质饱满紧实、口感软糯,且成活率高达95%、患病率低,具备品质和成本优势。
相较于养殖和加工,打响“川鳗”知名度对沈明国而言更具挑战性。“以前我们太笃定‘酒香不怕巷子深’,一门心思埋头做产品,忘了抬头看路。”但如今,他敏锐抓住互联网机遇,通过组建电商团队、深挖鳗鱼多种风味等举措,实现供销两旺。近日新搭建的线上门店迎来“开门红”,新春鳗鱼礼盒、鳗鱼香辣酱、鳗鱼麻辣酱等特色产品供不应求。
正是通过网络平台,四川饕客谢蕴涵惊喜地发现家乡也产鳗鱼。抱着尝鲜的心态下单后,他称赞连连:经过微波炉简单加热,一份味道鲜美、性价比高的“川鳗”即可上桌,方便又美味。“在咱们饮食文化里,鳗鱼象征吉祥、长寿、富贵和希望。”谢蕴涵特意购买10余份鳗鱼,期待过年时与家人分享美味。
蛇年新春将至,沈明国打算拓展养殖基地规模,并建立鳗鱼饲料生产基地,确保从“入口”到“出口”都安全优质。他期待随着供应数量与质量进一步提升,“川字号”鳗鱼将“游”向更加广袤无垠的世界舞台。(完)
经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肖光睿认为,省市两级政府在资源、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更有效地推动数据资产运营公司的发展,而区县一级政府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支持来逐步建立相应的运营机构。而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未来区县层面的数据资产运营公司也可能会逐渐增多。
1987年9月至1994年6月,郭宁宁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1997年3月至2003年6月,她在清华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