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苏州4月10日电(记者 吴涛)“在我看来,通用人工智能还任重道远,堆算力、堆数据的蛮力AI发展模式不可持续。”10日,在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表示。

在4月初,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GPT-5发布暂缓,可能在几个月之后才发布。

谭铁牛分析,首先堆算力、堆数据的模式对AI性能的提升不可持续。GPT-5迟迟出不来,也就是说明,投入同样的数据,同样的算力,性能的提升没有以前那么大了,所以性能提升不可持续。

此外,谭铁牛认为,能耗也不可持续。“智能”要多少“智”,就得消耗多少“能”,这显然与可持续发展道路背道而驰。

“第三是数据支撑不可持续。数据用完了怎么办?用生成式数据?大家都知道生成式数据有幻觉,有错误的信息,带来的不是额外的知识,而是噪声。大家可以想象,用这样的数据来训练大模型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所以谭铁牛认为,AI发展路径要从“蛮力”向“灵巧”转移,发展高效、轻量级的人工智能至关重要,通过算法创新、理论创新、工程创新等实现这一路径。

“当然,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能一叶障目,大模型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是AI的全部,AI赋能不限于大模型,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研究,应该回归本源,在热潮的背后,冷静下来,看一看到底应该怎么发展。”谭铁牛表示。(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