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延续35年外交传统 澳门100%最准一肖一码中国外长开年首访非洲有何看点?
中新社北京1月5日电 (谢雁冰 范航)据中国官方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1月5日至11日应邀访问纳米比亚、刚果(布)、乍得、尼日利亚。这是中国外长连续35年年初首访非洲。
自1991年起,中国外长新年首访都是前往非洲。在受访非洲问题专家看来,此访延续35年外交传统,再次体现出中非友好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
中国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传华认为,中国外长此行将推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最新成果,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非关系持续深入发展。无论是在战略层面对未来规划,还是在务实层面落实成果,此访对中非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外长开年访非具体到访哪些国家,历来是外界关注的重点。受访专家认为,此次到访的四国都是中国友好合作伙伴、传统友好国家,且各具代表性。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南部,刚果(布)、乍得位于非洲中部,尼日利亚是西部非洲国家。“此访具有区域平衡性,体现出中非关系发展的全面性与总体性。”吴传华表示,其中既有人口2.27亿的大国尼日利亚,又有人口仅1828万的乍得,也反映出中国一贯坚持的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原则。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双方于建交的特殊年份精心安排访问往往具有特殊意义。外界注意到,王毅此访不乏中国与往访国之间关系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
2025年是中国和纳米比亚建交35周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后的第二天即与中国建交。“特殊时间节点的访问,有助于为中纳关系注入新活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所所长黎文涛表示,2024年纳米比亚执政党实现党内权力更替,中方此次访问,反映出对两国友好的高度重视。
中国与刚果(布)友好源远流长,去年是中刚建交60周年,在一元复始之际,中刚友好合作迎来下一个60年的新起点。吴传华分析称,刚果(布)总统萨苏是到访中国最多的非洲国家元首之一,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始终相互支持,此访将有助于赓续传统友谊。
“刚果(布)去年接任中非合作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此访也有利于中刚加强论坛事项对接。”吴传华说。
尼日利亚是具有重要影响的非洲大国,拥有巨大人口规模和发展潜力。去年中尼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中尼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例如莱基深水港、阿布贾城铁等重点项目在尼落地生根。
对此,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指出,中方有望通过与尼日利亚的深度合作,带动与西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的工业化合作进程。
乍得是传统农牧业国家,也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乍得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国。黎文涛指出,乍得位于萨赫勒地区,地区安全形势恶化且存在恐怖主义威胁,此访将促进乍得和平稳定,维护地区长治久安。
值得注意的是,刚过去的2024年,对中非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9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未来三年中非加强合作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其中明确,在未来三年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从贸易投资、产业链合作、绿色发展等十个重点领域,为非洲发展全方位赋能。
刘鸿武指出,2025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关键一年。“中国外长新年便访非,与非洲国家沟通对接,促进行动计划落地,向世界传达出中国在推动中非合作方面,言必信、行必果。”
专家预测,中非将探讨如何细化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人文交流、农业现代化等多领域合作,打造新增长点。
“这非洲四国虽然国情不同,但都在思考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如何共同促进非洲大陆的整体振兴。”吴传华表示,相信中方将就不同国家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对接,与各国绘制出更细致的合作“路线图”。
刘鸿武以乍得和纳米比亚为例指出,中国与乍得去年签署花生和芝麻输华等合作文件,此访两国可能深化农业合作,在减贫经验上加强交流。纳米比亚正大力发展绿氢产业,此访有望带动中国企业为当地发展清洁能源提供帮助。
“相信此行将推动中非合作向高质量发展。”吴传华说,中国外长连续35年年初首访非洲,彰显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都坚定做非洲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携手非洲朝着命运共同体的方向阔步向前。(完)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目前中国已经有超50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例如上海、江苏、杭州等多地已制定自动驾驶相关法规。“L4级别的全无人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一定是今后网约车发展的一个不可逆的趋势。”T3出行副总裁李京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分行业看,广东全省在产工业行业大类增长面66.7%。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6.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2%。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3.9%、32.6%、42.8%。
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遵循从低速到高速,从固定路线到区域,从运货到运人,从公共交通、货运等场景开始,最终到私家车市场的转变。“整个行业离最终‘完全自动驾驶’的愿景依然存在一定距离,规模化商用仍需时日,但现有落地场景已十分丰富。”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