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遵义2月26日电(记者 李骏)当法治遇上“黑科技”,会擦出怎样的智慧火花?AI化身法律顾问24小时在线服务,地方立法为大数据产业保驾护航……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贵州以技术之笔勾勒普法新图景。
AI+法律 让法律服务“零距离”
聚焦“智慧税务”,遵义市税务局推出“税E遵,遵满意”税费服务平台,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纳税人需求与优惠政策,完成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今年,税费服务平台接入deepseek替换“黔小税”智能机器人,对于纳税人的涉税问题,它可以在数据库搜集相关资料,给出最匹配的回答。如果纳税人问题没有解决,deepseek会自动转入后台的三个工作组,由相关工作人员对纳税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处理。遵义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分类分级办理,可以做到24小时受理纳税人的需求。”

在贵安新区,贵州律皓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法管家大模型”是国内首个通过“双备案”的法律垂类AI。“法管家智能普法机器人”如同一位法律顾问,集法律问答、合同审核、文书生成为一体。依托法律大模型和知识库,用户只需输入问题,便能获得精准解答;无论是租房合同、劳动合同还是买卖合同等,合同智审功能可以从细微条款到整体架构,精准识别潜在风险,还能给出修改意见,帮助使用者规避风险;文书速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生成格式规范、内容严密的法律文书,解决了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撰写各类法律文书时在专业性方面的困扰。
“我们正在尝试搭建使用的‘网信AI’微信小程序,主要用于和市民的普法互动,目前正在测试中。”贵阳市委网信办网络建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线上小程序的普法互动,可以更好地拉近网络普法与群众的距离。
大数据立法 为智慧普法筑牢根基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不仅通过AI、大数据普法,也以立法创新护航数据要素流通。近年来,贵州省坚持以立法引领大数据产业发展,出台了《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为数据确权、交易和安全提供制度保障。目前,贵州已成为大数据领域立法最多的省份。

贵阳市作为大数据发展主阵地,其“立法引领保障大数据产业发展”项目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2024年,贵州积极推选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申报全国网络法治立法联系点。在2月21日全国网络法治工作会议上,大数据科创城成功入选首批中央网信办全国网络立法联系点。
从AI普法到数据立法,贵州将法治工作融入技术基因,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为全民法治素养提升注入新动能。
![]() |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