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雄安4月9日电 题:外国人眼中的雄安:创新、宜居、新模式

作者 陈林 韩冰

承载着“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在外国人眼中是什么样子?近日,多位走进雄安的外国人说出了他们眼中的“雄安印象”。

河北雄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这座“未来之城”。为到雄安参加一场国际创新合作交流活动,罗慕瑞从瑞士坐了10多个小时的飞机。他表示此前听朋友说起过雄安,想来实地看一看。

4月2日,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一咖啡店内机器人正在制作咖啡。中新网记者 翟羽佳 摄

雄安新区设立8年来,这里发生了从“一块地”到绘就“一张图”、再到建起“一座城”的华丽蝶变,一座现代化城市正拔节生长。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开发面积覆盖超20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4806栋楼宇拔地而起。

刚来雄安,罗慕瑞就喜欢上了这个“有许多公园、科技感很强”的城市。他说这里宜居的城市环境让他感觉“很舒服”,希望未来有更多不同国家的人走进雄安新区,“实地感受一下这座新城的发展速度”。

当下的雄安新区,正在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随着疏解到雄安的中央企业越来越多,这里正加速构建以疏解企业带动为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月29日,“欧洲创新公司进雄安——2025雄安新区国际创新合作交流会”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韩冰 摄

创新,是莱茵美因创新平台副主席尼克拉斯·卡尔·欣里希斯眼中的“雄安符号”。在他看来,雄安展现出的创新活力令人惊叹。“这里不仅有世界级的城市规划,更构建起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

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联合创始人、董事于尔根·克鲁特在参访雄安后说,现在源源不断的企业正“落户”雄安,许多新的项目也在这里发布,“这已经代表雄安新区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他表示,雄安的规划建设是一个让人感到震撼的新模式。

4月1日,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在雄安新区一家幼儿园,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中新网记者 韩冰 摄

前中国男足主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近日走进雄安一家幼儿园,与孩子们进行足球互动。他表示,雄安是一座“未来之城”,在这里看到了教育等方面的创新。“这里多元、开放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绽放独特的光彩。”(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