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8日电 题:能排涝会救火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演“特技秀”

中新社记者 徐婧 陈杭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日在北京开幕,同期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多款机器人产品秀出特种技能,为公众展示在积水、火灾、隧道等环境中的作业方法。

城市内涝时,机器人能“下水”作业。据了解,传统城市内涝排除设备包括移动式水泵和排水车等。山东国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姜圣涵表示,在隧道、地下车库等场所发生涝情时,移动式水泵排水效率低,排水车因空间限制难以进入,该公司研发的排涝机器人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可直接拖拽水带进入积水区域,排水流量达720立方米/小时,已在内蒙古等地得到应用。

姜圣涵说,该排涝机器人具备水陆两栖底盘与漂浮舱,能自行下水浮于水面之上,免受涉水深度限制。此外,当发生火情时,若消防车水源不足,机器人可通过水带将远处湖水等输送给消防车,提高灭火救援水平。

8月8日,观众在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围观展出的四足机器狗灵睿P1。中新社记者 徐婧 摄

满电可续航6小时、工作中能承重40公斤,来自浙江中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四足机器狗灵睿P1可在多种应急场景中工作。该公司工作人员何婷介绍,灵睿P1是机器狗中的“大块头”,相较小型和中型机器狗电机寿命更长,续航时间更久,承重力更强,更为适合工业巡检的环境和要求。

在消防应急领域,这款机器狗主要从事灾后搜救和安防巡检工作。通过搭载不同的集成模块,实现探测生命体征和有毒有害气体等,不仅能帮助消防人员快速定位,缩短搜救时间,也能一定程度保障搜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携多款特种机器人亮相大会。该公司工作人员王志江说,相较于工业等场景,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领域对机器人环境适应、通信等能力要求更高,包括适应水面、冰雪、泥泞、坑洼等地形,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通信稳定和抗干扰性等。

王志江说,该公司已研发30余款应对不同救援场景的机器人,在国内多地参与灭火实战。其中,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具备声源定位功能,可实时采集并定位有效声源,便于了解受困人员位置信息;智能识别现场火焰烟雾,自动调整消防炮角度开展灭火操作。智能消防侦察机器人则搭载激光甲烷遥测仪,可远距离激光投射检测管道泄露部位甲烷浓度,提高环境安全性和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本届大会将持续至8月12日,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包括开幕式、论坛、博览会、大赛、同期活动及闭幕式等。(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