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取得明显澳门内部正版资料大全成效
中新网1月15日电 国新办1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针对如何推动更多专利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链”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一年多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各部门各地方积极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落实,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通堵点,取得一系列明显成效。
一是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22个部委组成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进机制高效运行,围绕科技、产业、企业、金融等领域出台相关政策文件50余份,各地方结合实际制定专项行动落实方案,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形成了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历史上首次完成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134.9万件存量专利盘点,组织45万家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和匹配推送,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出台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等系列政策文件,指导认定第二批专利密集型产品3000多件,产值超9400亿。
三是堵点难点逐步打通。强化专利转化运用激励导向,推动优化各类评价指标。推动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专利转化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等有利于专利转化运用的长效机制。会同科技部等5部门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声明制度,目前已声明专利25.6万件。
四是运用效益明显提升。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推动2万多件专利实现落地转化或达成合作意向。全年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7.6万次,同比增长39.1%。全面落地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达成开放许可8200余次。
王培章指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聚焦专利产业化这条工作主线,在供给端,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持续推动专利质量提升,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高价值专利,夯实专利转化运用的质量基础;在需求端,进一步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一体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专利池、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作用;在政策端,进一步协同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持续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激励政策;在服务端,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作用,进一步构建专利转化运用良好服务生态。
吴江浩:中国是一个超大经济体,看中国经济应着眼纵深视野、进行全景观察,客观整体把握当下之形与长远之势。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用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的巨大发展。就当前和未来而言,盯着一些短期、微观数据,继续用西方经典模型分析判断中国经济,仍将是不准确的。2023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依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正如习近平主席讲到的,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尽管我们在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内外挑战,但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远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一、印发事故通报并上网公开,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拆除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坚决防范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中国跟日本的情况不同。当年日本降杠杆是被动和急速发生的,我们在多年前就主动采取降杠杆措施,防范化解房地产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当前中国银行系统是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但不是当年日本闪崩的情景。中国城镇化率比发达国家低十几个百分点,仍有大量新增购房和改善需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房地产企业信心和居民住房消费预期,实现房地产市场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