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华侨华人列席上海今晚特马图市政协会议 热议文化建设
中新社上海1月14日电 (范宇斌)列席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座谈会14日在上海市政协举行,17位海外华侨华人代表为上海发展积极建言。其中,“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成为他们口中的高频词,约半数参会者就此阐述各自建议。
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之一,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文化领域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活力。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曹燕灵率先发言,直奔主题,建议上海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文化城市的交流合作,可举办各类国际文化节、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吸引全球文化精英汇聚上海。
对此,曹燕灵没有置身事外。她注意到上海拥有庞大的华侨华人群体,希望上海发挥侨智优势,吸引海外侨胞参与上海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她建议设立专门的侨智服务平台,为侨胞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等服务,鼓励他们将海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技术引入上海。
阿联酋上海总商会暨同乡会会长成富强今年再度关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他认为,上海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名片。同时,他还看到了阿联酋与上海在文化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阿联酋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上海可以与阿联酋开展文旅合作,开发文旅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上海不少商业品牌在一百多年前就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现在照样可以重新焕发新的魅力。”泰中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赵春森对上海老字号如数家珍,如“双妹”化妆品、老凤祥、朵云轩、恒源祥、光明邨等。他呼吁:“一定要继续传承它们的文化价值,让老商店、老品牌延续生命。”
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赵春森期待上海老字号品牌有机会走进泰国,让泰国民众了解上海文化。此外,他还建议上海要多向国际文化大都市学习与借鉴成熟的经验。
挪威华人华侨节庆委员会会长龚秀玲是老上海人,对上海的发展变化历历在目。她希望上海能建设成为“没有围墙的城市”,更进一步地向全世界开放。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保留和传承本土文化。
龚秀玲还提到,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国际化服务。这直接体现着国际化程度和水准,也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体现。“去年大家讨论最多的外籍人士支付问题已逐步得到改善。接下去,上海还应继续在细节上下功夫,如优化公共场所标识指引、提升服务人员素质等。”
瑞典上海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谈继东同样认为“小事不小”,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今年,她继续着眼于城市服务的细节,针对博物馆预约制度以及外国人来沪旅游遇到的不便之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上海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建议将认真梳理,整理报送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完)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欧三大全球性力量最近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作出了各自的努力。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30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被称为“有史以来政府为推进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所采取的最重大行动”。此前,白宫首席科学顾问还称赞英国邀请中国参加人工智能峰会是“了不起的主意”。而欧盟酝酿数年之久的《人工智能法案》也进入了最后谈判阶段。
这一消息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很多讨论,并被赋予了额外的意义。比如有人认为这是“中英关系解冻的又一个迹象”,“政客”杂志欧洲版则表示,如果英国让中国和美国走到一起,那将是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这些都是从国际关系或地缘政治视角的解读,坦率地说,这些解读有些偏于狭隘了,或者说格局有点小了。尽管AI主要是一个科技话题,但英国办的这个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国内政治和地缘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些都将成为接下来该会议取得成果的障碍和限制。
岛内绿媒《美丽岛电子报》昨日公布最新民调,针对“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中绝对不会投谁或最不希望看到谁当选”进行提问,结果赖清德29.2%、柯文哲14.8%、郭台铭13.2%、侯友宜11.1%。